在消费体验不断被重构的今天,“包装”已经从单一的保护与运输工具,演变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第一触点、第一印象、甚至是第一情感表达。
特别是在零售行业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自有品牌作为渠道端快速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建立品牌资产的重要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超市、电商平台、专业连锁加码布局的核心战略。而包装,正是自有品牌从幕后走向台前,从渠道逻辑转向品牌思维的第一站。

自有品牌与包装:一个“看得见”的品牌塑造过程
所谓自有品牌(Private Label),是指由零售商、电商或渠道商主导,由制造商代工生产的产品体系。它强调差异化控制、性价比优势与品牌归属感,是一种极具市场效率的品牌建立模式。而当渠道商从“卖产品”升级为“做品牌”的那一刻,包装就不再是被动附属,而是主动出击的品牌战略工具。
一方面,包装是消费者在货架、屏幕或短视频中对产品产生感知的第一界面。好的包装可以在3秒内传递品牌定位、产品功能、消费场景与情绪温度,从而促使消费者快速“认同”和“下单”;另一方面,包装所承载的信息——从配色风格、文字语言到环保材质、结构设计,都体现出品牌的价值观、专业度和市场定位,尤其对于没有传统品牌积淀的自有品牌来说,包装几乎就是品牌本身。


零售渠道的反向定义权:包装如何塑造产品力?
今天的中国零售业,不仅在竞争中谋增长,更在品牌化进程中谋突破。从山姆会员店、盒马、永辉、华润万家、胖东来,到KKV、名创优品等新零售品牌,几乎每一家都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自有品牌矩阵。
在这个过程中,零售商不仅提出了产品的功能诉求、定价标准,更在包装设计阶段提出明确的品牌语言系统。例如盒马的“日日鲜”系列包装强调“极简+可视化”,以便快速在冷链货架中突出新鲜感;KKV推出的宠物零食产品则在包装上借用潮流IP配色与插画风格,迎合Z世代的情绪表达;山姆的自有品牌包装则用统一配色系统、简洁文字和科学标识,建立“会员值得信赖”的品质认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有品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零售企业掌控包装设计话语权、建立产品视觉规范体系的演进史。



设计、结构与环保:下一代包装的关键词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美学与可持续的关注日益增强,包装企业也正在转型升级,从单一功能服务商向“品牌视觉合伙人”角色靠拢。对自有品牌而言,包装已不再局限于美观和实用,更加注重结构创新与环保属性。
折叠结构节省运输空间、可降解材料降低环保压力、透明窗口增强信任感、多语言标签满足跨境需求……这些包装设计细节,已成为消费者是否愿意“二次复购”的隐性决定因素。而一个优秀的包装方案背后,需要设计、生产、印刷、供应链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也为包装企业提供了更深入零售产业链的机会。

包装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而不仅是成本项
长期以来,包装常被视为“成本中心”而非“价值中心”。但在自有品牌快速崛起的今天,越来越多零售商开始意识到,包装不仅影响消费者是否愿意首次尝试,也决定了品牌是否能被记住、复购与推荐。
尤其是在内容营销、社交媒体传播成为品牌主阵地的今天,一个视觉冲击力强、结构别致、带有故事性的包装,更容易成为用户主动分享的“内容入口”。可以说,包装既是品牌落地的“最后一厘米”,也是社交营销的“第一站”。

这一切,正在Marca Pack上悄然发生
为了帮助更多包装设计企业、供应商、服务商融入到自有品牌的生态中,2025年Marca China自有品牌展将再次打造专业展中展板块——Marca Pack:自有品牌包装视界,专注于包装与零售、自有品牌之间的深度连接与价值共创。
Marca Pack不仅设有包装产品展示专区,还将配套举办包装主题论坛、行业培训、买家分享会与精准对接活动。通过“陈列位+挂画+演讲机会”的多元展示形式,为包装企业提供直接面对零售商、品牌商、电商平台的高质量曝光平台。
活动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的广州国际自有品牌展(Marca China 2025)期间同步开展,专为希望拓展自有品牌业务、链接高潜力买家的包装相关企业量身打造。2025年9月25-26日,广州Marca Pack见——让包装成为品牌增长的“引擎”,而非成本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