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冷冻零售巨头Iceland入华,打造"内容+科技+供应链"融合新范式
在消费升级与零售创新的浪潮中,英国知名冷冻食品连锁品牌Iceland正式进军中国市场。4月29日,其中国首店 埃丝蓝实验室(Iceland Lab) 在北京门头沟开业,同步上线数字化购物平台。区别于传统超市,该项目以 “供应链+MCN+AI”三核驱动模式 ,构建了一个集场景体验、内容传播与智能零售于一体的未来消费空间。

Iceland北京首店
首店定位:从超市到“未来零售实验场”
埃丝蓝实验室选址京西智谷园区(6800㎡),通过五大主题场景重新定义消费体验:
进口冻品专区:汇集全球精选冷冻食材,主打“健康无添加”理念(0人工色素/香精/非必要防腐剂);
实景厨房与欧洲街景:还原烹饪场景,强化产品使用联想;
国潮集市与AI互动区:融合文化元素与数字技术,引入AI数字人直播、MCN机构驻场。
运营亮点:开业首日联动全网25场直播(含东方甄选专场),五一假期计划日均百场AI直播;线下购物场景预计5月底全面开放。

产品战略:健康化与本地化双轨并行
Iceland的核心商品线延续其全球策略——以 渠道专属产品体系 为核心竞争力:
✅ 健康标签:冷冻蔬菜、预制菜、烘焙甜品均坚持无添加配方,瞄准中产家庭健康需求;
✅ 本地融合:与东来顺等老字号联名开发新品,推动口味本土化(如中式调味预制菜);
✅ 高质价比:通过精简供应链降低成本,包装设计对标高端品牌,破除“低价低质”认知。

Iceland部分自有品牌产品
模式创新:三核驱动重构零售逻辑
Iceland Lab的试验性体现在三个维度:
供应链整合:依托全球采购资源,缩短冻品流转链路,保障食材新鲜度;
内容引擎:MCN机构常驻店内,将商品展示转化为直播内容,实现“体验即内容”;
AI赋能:数字人直播降低人力成本,算法推荐优化选品匹配,提升复购率。
本土化挑战:能否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
尽管模式新颖,Iceland仍需应对三大本土化命题:
饮食文化适配:欧洲冷冻主食(如披萨、薯饼)需加速中式创新(如开发水饺、小笼包系列);
消费习惯教育:中国冷冻食品渗透率不足欧美1/3,需通过场景化营销培育市场;
竞争壁垒构建:面对盒马、永辉等本土玩家(永辉计划将渠道专属产品占比提至40%),需强化差异化优势。
行业前瞻:Marca China展会助力零售创新
为促进全球零售商与制造商的深度合作, 第四届广州国际零售创新展(Marca China 2025) 将于9月25–26日举办,聚焦三大方向:
供应链升级:链接冻品、预制菜等领域优质制造商,推动短链供应模式;
技术融合:展示AI直播、智能选品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本土化实践:分享跨国品牌在华落地案例,探索文化适配路径。
文章来源:新零售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