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海底捞以单日接待1000万人次的纪录再证其“火锅顶流”地位。但喧嚣背后,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通过蜀海供应链构建的零售产品矩阵,海底捞已将番茄牛肉锅底料、酸菜鱼预制菜送入千万家庭厨房,在火锅之外开辟第二战场。

一、战略转型:从火锅店到“餐桌解决方案商”的十年跃迁
1. 零售产品线的三级跳
2011年:调味料破局
拆分颐海国际专攻火锅底料,麻辣香锅底料占据商超货架份额第一,家庭复购率达45%;
2020年:预制菜突围
推出“开饭了”系列半成品菜(麻婆豆腐、辣子鸡丁),首次将堂食招牌转化为零售产品;
2024年:场景革命
“甄选火锅套餐”实现番茄锅家庭复刻,搭配自煮套餐覆盖露营、年夜饭等场景,预制菜复购率突破35%。
2. 供应链的隐形霸权
蜀海供应链的三大支撑点:
全链路品控:酸菜鱼预制菜中,黑鱼片经-40℃急冻锁鲜,酸菜发酵周期精准至168小时,冷链48小时直达;
超级仓配网络:40余个物流中心覆盖90%城市,日吞吐量超千吨,保障“今天下单、明日上桌”;
B端反哺C端:服务4000+餐饮企业的经验,反向优化家庭预制菜单品损耗率(降至5%,行业均值15%)。

海底捞火锅底料

海底捞“开饭了”系列半成品菜
二、信任构建:破解预制菜市场的“安全悖论”
1. 透明化生产化解信任危机
工厂直播:中央厨房实时监控画面向公众开放,酸菜发酵池温湿度数据在线可查;
检测霸权:2024年突击检查门店4000次,供应商飞行审核500次,抽检物料2000批次;
标签革命:包装标注“保质期仅7天”“0防腐剂添加”,较行业常规30天保质期压缩76%。


海底捞工厂
2. “火锅基因”的产品哲学
场景延伸:
堂食场景 | 零售转化产品 | 用户价值 |
---|---|---|
招牌番茄锅 | 番茄牛肉火锅套餐 | 复刻80%堂食体验 |
麻辣嫩牛 | 自煮火锅+面条套装 | 一人食便捷解决方案 |
小龙虾调味 | DIY调料包+生鲜平台虾源直送 | 激活家庭烹饪社交 |
拒绝跟风:避开佛跳墙等高价品类,聚焦30-50元大众价格带,麻辣嫩牛套餐月销破百万盒。

海底捞透明厨房

海底捞自有品牌热门产品:麻辣嫩牛自煮火锅

海底捞产品零售柜
三、未来战场:预制菜能否再造一个海底捞?
1. 数据背后的增长瓶颈
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6000亿,但C端渗透率不足20%,消费者仍担忧“科技与狠活”;
安井食品等头部企业增速骤降(2024年H1增速0.4%),折射行业同质化困局。
2. 海底捞的破局三策
透明定价权:
公开酸菜鱼成本结构(黑鱼片占比42%,冷链物流18%),破除“溢价疑云”;
研发去服务化:
投资10亿建华南预制菜基地,月推2-3款新品,麻辣菌菇锅通过会员试吃迭代配方;
渠道共生体:
4700家门店化身零售展厅(等位区设零售柜),线上会员数据反向定制区域口味(如江浙沪减辣版底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