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零售市场中的商店品牌迅速崛起,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据达曼国际咨询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相关产品市场总体增长达22.7%,增速超过快速消费品整体12倍以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这一类源自海外的零售模式,是如何在近几年快速成长?又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消费者认知显著提高
根据Daymon的调研,2021年,商店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较以往明显上升,听说过或了解这一概念的消费者比例已达92%,远高于2019年的74%。其中,50%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至少一个此类品牌名称,35%表示在过去半年内购买过相关产品。而在尚未购买的人群中,87%表达出愿意尝试的意愿。这表明,近几年通过零售商在产品研发、创新投入、品类扩展和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持续优化,这类商品正逐渐被更多消费者了解、接受并融入日常生活。
发展自主产品业务不仅有助于提升顾客忠诚度,也推动了产品线与单品的多样化。与成熟品牌商品相比,商店品牌更贴近市场前沿趋势,展现出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越来越多零售商——如京东、盒马、叮咚买菜、永辉等,已明确将其作为未来核心战略。
多元化品牌布局逐渐完善
Daymon调研显示,目前多数零售商已采取多品牌战略,覆盖不同人群需求:既有面向精打细算人群、主打价格优势的入门级产品,也有对标全国性品牌、强调性价比的中端产品,甚至还有定位更高端、超越传统品牌的产品线,品类涵盖食品、非食品和生鲜。这种多元化布局,一方面反映出相关商品已广泛进入多个品类,另一方面也说明零售商更加意识到消费者群体的分化与需求差异,产品开发思路正从早期的以品类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消费者真实需求为核心。
以专属商品提升会员价值
随着付费会员店在2021年快速扩张,商店品牌竞争也进入新阶段。与传统商超不同,付费会员店的年费通常在200至300元之间,要吸引消费者为此付费,商品必须体现出更高性价比和差异化,为会员创造更多价值感。因此,在门店扩张的同时,各大会员店纷纷着力提升自主产品的占比。这一趋势表明,商店品牌已逐渐超越对全国性品牌的简单替代和模仿,正成为零售商传递价值、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载体。
构建全渠道运营体系
疫情改变了部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他们对商店品牌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线下渠道,而更多来自口碑推荐、网络推广、直播等线上途径。
面对消费者信息触点日益分散的趋势,2022深圳国际自有品牌展暨新消费品展(Marca China)将汇聚多家直播电商、社区电商、传统电商、主播达人、私域平台及MCN机构,助力参展企业优化渠道布局,提升全链路触达能力,通过多样合作拓展消费场景,实现多方共赢。

聚焦品质超越低价竞争
在Daymon 2021年的消费者调研中,“担心产品质量”成为阻碍购买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提升商店品牌转化的关键并非继续降低价格,而是持续提高品质。通过优选原料、提升包装质感等手段强化质量把控,才能真正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2022深圳国际自有品牌展暨新消费品展(Marca China)将汇聚400余家优秀生产与代工企业,助力新品采购与优质选品,为市场注入更多高品质资源。

围绕生活方式推进品类创新
面对新一代消费者,商店品牌开始更多围绕“生活方式”展开跨品类创新,推出更契合新消费人群生活形态的产品。关注消费者习惯变迁,将产品迭代与新兴消费场景相结合,助力消费者实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已成为当前产品创新的主流方向。同时,企业也逐渐从功能性产品延伸至更具情感属性的商品类型,这也是实现品牌稳步发展和全新突破的必经之路。
Daymon另一项调研显示,在中国,商店品牌的购买者往往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他们购买的目的并非一味省钱,而是追求高品质生活,愿意为有价值的产品付费。新的一年,商店品牌将迎来更多优质、创新且满足细分需求的产品,在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为零售商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参考资料:
PLSC/达曼国际咨询/数字100:https://xueqiu.com/6460872535/227771953
《2020年中国自有品牌达曼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