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主打高性价比的零售商品牌商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推动众多零售企业加大对该类商品的投入。近日,沃尔玛宣布旗下品牌惠宜完成升级,新系列主打品质路线,在价格上较主流品牌具备明显优势;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也申请注册多件“盒马原标”商标,覆盖方便食品、日化用品等多个类别。业内认为,零售商品牌已逐渐跨越低质量发展阶段,成为提升用户黏性的重要工具。在“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成为中国零售市场主流特征的背景下,能够迅速洞察消费需求变化并推出相匹配的优质商品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零售商品牌是指由零售企业从设计、原料、生产到经销全程把控的产品,由其指定供应商生产,并在自身渠道中销售。与欧美市场相比,目前这类商品在中国零售渠道中的销售占比仍然较低。但近年来,随着京东、网易、盒马鲜生、山姆等电商及零售企业纷纷推出或扩展相关业务,国内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受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大众对过度消费的反思增多,对大品牌的盲目追捧减弱,反而更加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与性价比。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改变了部分消费偏好,大家更清醒地辨别商品本质,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也更注重合理支出,希望以更少的投入维持生活品质。”沃尔玛中国大卖场首席采购官陈佳如此表示。
沃尔玛美国总裁约翰·弗纳也观察到类似趋势:“在熟食、午餐肉、培根和乳制品等品类中,顾客正逐渐从传统品牌转向零售商品牌。我们必须在控制成本方面投入更多,以确保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商品。”
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餐饮频次增加,包装食品和加工食品需求上升,相关产业链日趋成熟,为零售企业发力食品类自主商品奠定了良好基础。“不少零售企业开始自建食品加工厂、提升研发能力,推动行业整体迈向质变阶段。”
目前,零售商品牌在中国市场仍有广阔成长空间。据《2021年中国自有品牌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该类型商品市场同比增长22.7%,远超快消品整体1.8%的增速,呈现跨越式发展。
陈佳表示,当前消费者更加理性,看重性价比而非盲目崇尚品牌。与此同时,零售企业持续加大投入,上游研发与生产资源日益丰富,中国零售市场正迎来该类商品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过多年发展,零售商品牌已从早期依靠低价吸引客户,迈入个性化、高品质的新阶段。“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企业还需在选品、商品开发、供应链建设等环节持续深耕、精细运营。”业内人士强调。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可以预见,零售商品牌将保持快速发展,未来其在零售业务中的占比预计继续提升。
“虽然前景向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构建持续推新的机制与能力。”业内人士分析称,尤其在工业化食品领域,传统商品难以拉动销售和吸引关注,许多卖场客流量下降、客群老化,根本原因在于食品业务缺乏创新。
“食品业务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建立高效新品引进机制,并确保新品的存活率,通过差异化商品塑造竞争优势,这才是成功的基石。”该人士指出。
此外,推动团队和供应商的年轻化也至关重要。年轻力量有助于增强业务创新、优化新品机制,并更好地连接新兴消费群体。
同时,企业需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并非所有新品都适合完全自主开发,能否持续推出畅销新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整合优质的生产能力、商品资源与供应商伙伴。
处理好与品牌商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品牌商在特定品类上积淀更深,我们很多产品委托品牌厂商代工,正是看中其可靠的质量保障。而对品牌商而言,这类合作效率高、单批产量大,可实现双赢。”陈佳表示。她认为,二者应形成共生共赢、和谐共促的关系。
陈佳同时指出,打造真正优质且具备高性价比的商品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功课。只有将运营效率提升到极致,实现稳定的低价优质供给,企业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资料:
生鲜行业深度报告:https://tool.lu/en_US/deck/mz/detail
版权声明: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频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有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并非我们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的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作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