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领先的零售管理咨询公司达曼国际发布的《2021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零售商自主开发商品的市场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增长。过去一年中,该领域总体增长达到22.7%,超过快速消费品整体增速的12倍以上(快消品市场同期增速仅为1.8%),不仅较前两年实现跨越式提升,也创下中国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零售自主商品高速增长的三大动因:
更多消费者开始选择价格更高、规格更大的零售商定制商品。
主流零售商通过加强产品自主研发与创新,提升了自身市场份额。
为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零售商将定制商品战略纳入长期发展规划。

《白皮书》基于市场数据及零售商实际表现,结合全球消费趋势和品类增长动态,总结出后疫情时代引领中国零售商品市场发展的三大趋势:高价值、新品类和多业态。
趋势一:高价值客群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中高收入家庭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零售商定制商品,户均消费金额逐年上升。
疫情期间,中高端产品线及较高单价商品销售增长明显。随着健康意识增强,以有机产品为代表的高价位商品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头部零售商纷纷围绕定制商品重新规划品类和营销策略,瞄准高价值人群,升级产品组合以契合中高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趋势二:捕捉新兴品类机会,持续打造差异化优势
食品与饮料类商品带动整体增长,跨品类扩展持续延伸至更多生活方式领域。

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在潜力新兴品类中积极布局,疫情也推动了相关品类的创新。
中国零售商已不再局限于对全国性品牌的简单模仿,而是逐步建立起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跨品类产品矩阵,并持续投入差异化单品创新。

趋势三:以多元业态拓展消费场景,加强战略渠道布局
线上渠道成为零售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抓手,O2O零售模式迅速崛起。2020年,快消品线上渠道同比增长24%,而定制商品的线上增速高达88%,表现尤为突出。
线下方面,会员店、社区店及“超市+”混合业态在疫情后期成为主流,消费场景不断丰富,进一步构筑竞争壁垒。

零售发展实战建议:
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定价合理的产品组合,把握健康卫生、保健养生、居家烹饪等新兴消费场景;
聚焦中高端人群,兼顾“尝新”与“性价比”诉求,加速推出契合后疫情时代的新产品;
通过食品、饮料、家居及个护品类建立差异化优势,扩大零售商的品牌影响力;
重点布局线上与O2O渠道,积极利用直播等流媒体传播策略。
展望未来,零售商与供应商应加快转型,重新识别并敏捷响应消费需求,推动自主商品业务的持续迭代与升级。
后疫情时代,发展自主商品仍是零售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路径。眼下正是抢占市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机遇期。
参考资料:
我爱自有品牌:https://mp.weixin.qq.com/s/q78gWj9WTWbEhjRv-33D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