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化与行业竞争加剧推动越来越多零售企业重视发展自主产品线,以提升利润水平和商品差异化程度。这类产品不仅有效提高了销售占比,更成为拉动零售商持续成长的重要动力。本文还将探讨不同定位策略、库存与供应链管理等常见挑战,以及相关产品在零售市场中的营销与推广实践。
▍国内商超企业发展现状
据新消费品展会信息,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中国商超自有品牌案例报告》,报告精选了商超及便利店企业的10个明星商品开发案例,并结合行业调研,系统梳理和总结了企业在产品开发中关注的共性问题和实操经验,为行业提供参考。数据显示,虽然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2022年中国超市TOP100数据,百强企业中相关产品的销售占比正逐年提高。
2019年数据显示,TOP100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相关产品SKU 865个,较上年增长32.3%,销售占比从3.2%提升至4.1%,平均增幅达28.1%。TOP100企业相关商品总销售规模约400亿元,平均每个SKU实现销售额约50万元。至2022年,百强企业该类商品销售占比已达5%。
报告列举了来自Costco开市客、盒马、罗森中国、山姆会员商店、唐久便利、天虹、永辉超市、伊藤洋华堂、元初食品、永旺中国这10家企业的商品开发案例,覆盖生鲜、熟食、包装食品、酒类、服装等多个品类。在这些案例中,涉及9家2022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其中8家企业2022年销售额总计约2412亿元(不含山姆会员商店和元初食品),占TOP100企业总销售额的12.4%。
▍提升商超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七个方向
基于行业调查,协会总结了企业在产品开发中关注的共性经验,提出提升开发能力的七个关键方面:
一是制定清晰的产品战略,提供始终如一的价值主张;
二是为产品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增强商品认知能力,开发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四是发挥品类管理在商品规划和资源调配中的杠杆作用;
五是建立覆盖全系统、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是尊重生产加工商,加强协作,实现共赢;
七是通过多样化举措实现高效营销。
其中,提升对商品的认知水平和销售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在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方面,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之后,消费者偏好显著变化,越来越关注健康、可持续等方向。零售企业可顺应这些趋势,推出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产品。例如,元初在其乳制品(如奶酪、酸奶、奶片等)中去除色素,儿童零食如冻干水果、蒟蒻果冻等通过与工厂沟通调整配方,避免使用香精。天虹则更加关注儿童健康零食,推出天优蒟蒻果冻、天优山楂棒、天优牛初乳奶棒等系列,坚持选用天然原料,减少添加,以纯净配料满足家长和孩子对健康零嘴的需求。
在高效营销方面,产品的广告宣传、社交媒体渠道、门店服务质量及购物环境等均可提升顾客对产品的认知。与依赖价格促销、广告投放和货架展示的传统营销方式不同,如今一些零售商正采用更高效的方式与顾客沟通,例如通过试吃、会员社群运营和员工讲解,传递产品背后的价值和故事。调研显示,盒马、永辉、元初等本土企业正通过加大试吃力度,帮助顾客了解和信任产品,从而促进购买。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卖场、会员群、公众号及企业APP等多种渠道,讲述产品产地选择、采购标准和生产故事,增强顾客信任。
据CCFA调研,在产品开发中,一些本土零售企业已从单纯提供价格优势,转向为消费者提供高质价比、差异化的商品,助力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据新消费品展了解,未来随着消费市场持续演变和技术不断进步,企业产品线将继续在零售业中发挥关键作用。零售企业需坚持创新,优化产品与服务,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通过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企业可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有竞争力的产品线不仅是零售行业的大势所趋,更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核心举措。面对未来的市场挑战,零售商应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新华网:https://www.news.cn/food/20240108/a6b110cbda6c42cc804eff4b56a44671/c.html
199IT互联网数据资讯网:https://www.199it.com/archives/1670759.html